7月16日下午,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主题活动——贸促智库交流活动暨全球供应链报告与指数发布会在京成功举办。发布会由中国贸促会研究院主办,包括开幕致辞、成果发布、主旨演讲、最佳实践分享、专家研讨和竞赛颁奖仪式6个环节。
第三届链博会首发2025版《全球供应链报告》和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以下分别简称2025版《报告》和“指数矩阵”)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聂文慧、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忠、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开荃、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侯明娟出席活动并致辞。
聂文慧副会长指出,中国贸促会发布2025版《报告》,持续跟踪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态势,总结了全球供应链促进体系的最新变化,梳理了中国为全球供应链促进所作的重要举措。首发由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韧性指数共同构成的指数矩阵,四个指数各有侧重、相互佐证,形成有机整体。
陈忠副总经理表示,贸促智库交流活动以权威数据与前瞻洞察,为破解供应链瓶颈、构建韧性生态提供了“中国方案”与行动指南,搭建了共商合作、共谋发展的宝贵平台。
周开荃副总经理表示,国机集团作为一家国有特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将与全球各界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朝着更加坚韧、包容、绿色、智能的方向发展。
侯明娟副总裁表示,贸促智库交流活动为推动全球产业链开放合作搭建了一个专业交流平台,作为三届链博会“全勤生”,将继续依托创新环境和开放机遇,深化与产业伙伴的深度合作。
赵萍院长发布2025版《报告》及指数矩阵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赵萍发布了2025版《报告》及指数矩阵。作为链博会旗舰报告,2025版《报告》认为全球供应链积极因素仍大于消极因素。一是全球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持续提高,全球南方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增速;二是全球经贸规则侧重全球供应链包容发展;三是主要经济体更加重视自身供应链韧性水平;四是以增强现实、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对全球供应链的驱动作用日趋显著;五是全球金融服务普惠性提升。
作为理解和分析全球供应链的最新公共产品,指数矩阵对全球供应链外部环境、连接程度、创新水平、发展韧性进行了全面评估。经测算,2018-2024年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韧性指数分别由基值1增长至2.71、1.56、2.16、1.22,表明尽管世界经济中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持续增加,但促进因素占据主流地位,全球供应链正朝着更有效率、更富活力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当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中任一指数下降时,韧性指数也会下降,表明全球供应链内在韧性相对脆弱,安全性和稳定性仍面临挑战;仅当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三者均上升时,韧性指数才会上升,表明只有全球供应链促进体系各方面共同发力,全面提升发展环境、连接程度和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增强全球供应链韧性水平。
国际标准化组织创新物流技术委员会主席何明珂、英国商业贸易部经济安全与贸易关系组多边货物与市场准入负责人Iain Fifer、意中理事基金会秘书长Marco Bettin、思爱普全球副总裁裴金林、阿斯利康国际市场供应链管理高级执行总监Steven Rota等在主旨演讲和最佳实践分享环节中,高度称赞报告及指数,呼吁进一步增强全球供应链韧性和安全。
何明珂主席表示,对刚刚发布的报告和指数深受启发,建议高度重视全球物流的安全畅通,促进全球供应链效率提升。
Iain Fifer先生表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单独应对全球供应链的挑战,这就意味着增强供应链韧性需要各国政策协同才能达成。贸促智库交流活动搭建了各界交流平台,为推动建设更具韧性的全球供应链做出了积极贡献。
Marco Bettin秘书长表示,今天发布的报告和指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找到应对全球供应链挑战的解决方案,同时这些研究也为我们呈现了全球供应链的远大愿景,即未来的全球供应链不仅是更高效的,而且是更公平、更绿色、更富有合作性的。
裴金林副总裁表示,思爱普将继续通过提供更优质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保障全球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性。
Steven Rota总监表示,贸促智库交流活动是一场关于全球贸易和供应链重要性的重要对话,并呼吁只有加强开放合作,才能有效保障全球医疗健康。
专家研讨环节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周晋竹、韩国仁川经济自由区域厅厅长尹元锡、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王芳、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技术物流司贸易便利化负责人Poul Hansen、高伟绅律师事务所反垄断业务组合伙人柏勇参加专家研讨环节,分享了各自对全球供应链发展现状的看法和见解,呼吁各国加强技术合作、推动金融服务创新,促进全球供应链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证书颁发仪式
为推进全球供应链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会上颁发了第二届“全球供应链促进研究成果竞赛”证书。
国际组织、学术界、工商界、国内外主流媒体共300余人现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