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课题项目>浏览文章

第二十五期: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五大亮点
未知 2021年09月16日


大家好,我是中国贸促会研究院敦志刚,欢迎大家收听本期的“贸促视角”。

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2020年工作成绩、“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主要有五大亮点值得关注:

一是GDP增长目标6%以上,仍保持在经济合理区间

2021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的调整,反映出经济工作在疫情冲击之后逐渐回归常态。2020年受到疫情的冲击,经贸形势的不确定性很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出全年的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淡化了增长目标的设定。2020年我国经济实际增速2.3%,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而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经济增速目标重提,设定在6%以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GDP增长的目标更多的是设定区间,本次使用“以上”也是因为最后实现的增长水平将大概率超过设定目标。虽然由于去年同期低基数的原因,今年实际经济增速从数字上看应当会相对较高,但6%增速目标的设定,一方面,是为了和今后的目标做到平稳衔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避免今年和未来的经济增长预期数字波动过大导致额外的市场预期分歧;另一方面,也是引导各方面力量更加注重经济的增长质量。

二是积极财政政策更可持续,稳健货币政策灵活精准

报告指出,2021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财政政策的主要看点和基本导向是:财政支出总规模比去年增加,重点仍是加大对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中央本级支出继续安排负增长,进一步大幅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7.8%、增幅明显高于去年,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规模明显大于去年;优化和落实减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考虑到海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仍然存在不确定性风险,国内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牢固,2021年我国的财政政策在总量方面和结构方面都将更加积极有为,特别是重点支持地方财政和小微企业的导向,对经济恢复的支持力度不会“急转弯”。

报告提出,202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相比于2020年的表述,增加了“精准”、“合理”,对于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也从2020年的“明显高于去年”转变为“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货币政策的主要看点和基本导向是: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2021年货币政策总体上将在保持稳健中性的基础上逐步回归常态,并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政策重心也将逐渐转向“防风险”和“稳杠杆”,不会快速紧缩信用,而是更加重视跨周期调控。

三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更加注重挖掘内需潜力

在国内大循环的需求端,突出强调“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全面促进消费”;在国内大循环的供给端,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报告》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目前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经济比重相比发达国家依然偏低,还存在着上升空间;中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复苏仍不平衡,还面临很多挑战和不确定性,仍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对于扩大内需,今年报告的新意在于,要求扩大内需“紧紧围绕改善民生拓展需求,促进消费与投资有效结合,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而不是简单的刺激需求,搞大水漫灌、加杠杆和强刺激。在部署稳定和扩大消费时,首先强调“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可以说抓住了促进双循环的牛鼻子和关键点。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除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优先支持在建工程”这样力度较大的支持政策外,还提出了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现代物流体系等具体安排,包括惠及面广的民生项目、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改造项目等。

四是突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国际循环方面,新增“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阐述,丰富了我国经济结构向开放大国转型的国际循环新的内涵。这意味着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将从供给方为主,逐步向供给方和最终需求方的双重角色转变,更进一步凸显出我国的“双身份”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强化我国产业链完整性、安全性的长期目标。“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意味着“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更多以国内经济循环去吸收全球的要素,尤其是对高质量中间品和资本品、外资的需求将增加,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角色将加快向供给方和最终需求方的双重角色转变、向“开放大国经济”模式转变,贸易差额占GDP比重可能会有进一步的收窄,但同时我国产业链安全性、稳定性,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的稳定,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都将受到正向的促进作用。

五是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组建大中小微企业新链条

未来5年到10年是全球分工体系、价值链、供应链重组重构的过程,也是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全球新的规则体系重建的过程。报告提出,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和中小微企业协作配套作用。可以预料,重构产业链条,由二元经济结构向一体化协调发展转变,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是一个新的课题,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释放国内需求的过程。十四五期间,将出现一个新现象,以国有大型龙头企业为主体,围绕重点产业链、重大投资项目,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形成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局面,以加强要素保障,保证各类商场、市场和生活服务业正常供给,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

总之,2020年对中国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基础上,中国不仅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经济体,且如期完成“第一个100年”奋斗目标,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顺利。2021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将坚持202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的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十四五”开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好了,本期的“贸促视角”到了说再见的时候,我是敦志刚,感谢大家收听。我们下期见。


文章点评
昵称: 0条评论
特别声明:发表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评论列表,总共:1条评论

贸促会研究院(www.ccpit-academy.org) 京ICP备17009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