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家观点>浏览文章

国际贸易研究部副主任周晋竹在《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发表专家观点并刊登网易新闻——“中欧经贸关系2020年取得丰硕成果 未来在数字经济和绿色产业方面合作潜力大”
未知 2021年02月09日

2020年对于中欧经贸关系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中国与欧盟建交45周年之际,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交织,不确定的因素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中欧迎难而上,携手努力,推动中欧关系取得丰硕成果,成为稳定全球经济的重要力量。在辞旧迎新之际,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员周晋竹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回顾了2020年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并展望了双方合作的前景。她表示,中欧经贸关系2020年取得丰硕成果,未来在数字经济和绿色产业方面合作潜力大。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在引发公共卫生危机的同时还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中欧经贸关系却显现出了极大的韧性和潜力,中国成为疫情期间欧盟唯一正增长的贸易伙伴并跃升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与之相伴的,是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周晋竹说:“先是双方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这是中欧之间首次大规模互认的地理标志,对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为之后中欧投资协定的达成奠定了基础。在2020年12月底,中欧双方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达成了一份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赢的投资协定,协定涉及领域远远超越传统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成果涵盖市场准入承诺、公平竞争规则、可持续发展和争端解决四方面内容。同时,在全球海运、航运因疫情影响运力严重下降的2020年,中欧班列逆势增长。”

这其中,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历时七年如期完成,体现了双方合作的意愿和对未来的信心。周晋竹认为,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难点、关键点与未来双方企业的最大机遇,都集中在市场准入上面。中欧投资协定是为中欧双边企业的双向投资建立制度性的框架保障,营造稳定的市场准入。“首先我们要了解中国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投资欧盟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尤其是在过去一年,欧盟层面及西班牙、德国、法国、意大利、波兰等部分成员国出台了多项加强外资审查的指导意见或法律规定,使中国企业进入欧盟市场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

她举例说,欧盟及其成员国越来越严苛的外资审查普遍体现了四个特点:一是将外资审查的触发门槛普遍降低。2019年时,仅有德国将触发外资审查的股比降为10%。2020年以来,法国和波兰均已明确外资收购其境内企业10%及以上的股比即触发外资审查。二是敏感行业越来越多,除了实体或虚拟的关键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和军民两用产品、基础物资供应、能够获得敏感信息、个人数据的领域以及通信媒体外,医疗、生物技术也被纳入审查范围。三是审查时限延长,将外资安全审查时限由四个月延长至八个月,过长的审查期限基本上会使外资对收购欧盟境内企业望而却步,同时也会导致欧盟境内企业出售方将非欧盟收购方排除在外。四是强调事前行政审批。2019年欧盟的外资审查还仅停留在非强制性、保留事后审查的权力阶段。2020年以来,各成员国开始强调事前行政审批的权力,甚至在德国和捷克,在得到正式批准之前,并购与交割的行为都可能受到处罚。

周晋竹强调,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如期完成显得尤为珍贵。协定着眼于制度型开放,高水平的市场准入承诺将为双方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将改变目前中国企业投资欧洲时较为被动的局面,提高中国企业出价谈判的主动性。中欧协定内容在市场准入层面涵盖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甚至包括电动汽车、化工、电讯设备、健康设备、云服务、金融、私人健康、环境服务、国际海运及空运相关服务等新兴重点领域。欧盟也缩减了敏感领域,仅在能源、农业、渔业、视听、公共服务等领域有所保留。

去年11月15日,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会后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亚太国家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周晋竹认为,RCEP协定的签署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欧投资协定的谈判进程,“去年中国与欧盟之间并没有自贸协定,但是欧盟和RCEP中的多个成员都有自贸协定,比如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等,也正在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自贸协定的谈判。所以,RCEP的达成,一个容纳了15个经济体、全球三分之一的大市场,对欧盟来说同样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也有利于促进中国欧盟自贸协定的谈判。”

周晋竹指出,RCEP是我国自入世以来的又一次全局性贸易开放。其最大的优势之一,是整合了区域内贸易投资规则,采用区域累积的原产地规则,即产品原产地价值成分可在15个成员国构成的区域内进行累积,来自RCEP任何一方的价值成分都会被考虑在内,充分享受RCEP优惠税率,提高协定利用率。这就极大地提升了RCEP作为一个整体区域,对域外资本的吸引力。RCEP是一个大市场,域外资本为了进入这个市场,有15个经济体可以作为资本落地的选择,必然会产生贸易扩大效应和投资虹吸效应。

辞旧岁,迎新春,在度过了一个困难重重而又收获硕果的2020年之后,中国和欧洲各国有理由对中欧经贸关系在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谈到对具体领域的展望时,周晋竹表示中欧未来在数字经济和绿色产业方面的合作潜力较大,“疫情下各国经济‘停摆’,但‘保持社交距离’的防疫需求也在推动着远程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智能化生产、电子商务等传统产业数字化需求的快速增长。在疫情持续的背景下,消费习惯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将助推各产业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对各国网络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

近年来,中欧双方都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19年12月,新一届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欧洲绿色协议》,提出到2050年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中欧双方决定建立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和中欧数字领域高层对话机制。

周晋竹分析说,中国与欧盟在网络基础设施、科技人才储备及创新能力方面均具备合作的技术基础,双方也有着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共同诉求,若能在“后疫情时代”形成共识,携手开拓发展空间,数字经济合作将存在巨大发展潜力。

内容来源:网易新闻

文章点评
昵称: 0条评论
特别声明:发表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评论列表,总共:1条评论

贸促会研究院(www.ccpit-academy.org) 京ICP备17009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