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广州开幕,来自国内外政府机构、工商界代表1200余人出席。中国贸促会研究院赵萍院长在大会上发布《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促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由研究院与广东省贸促会合作撰写,运用中国贸促会首创的供应链促进分析模型,首次系统梳理大湾区供应链促进情况,为中外企业全面了解大湾区最新产业政策、行业趋势、国际供应链的合作提供全新的观察视角。
《报告》认为,近年来粤港澳三地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务实合作,不断推动基础设施联通,创新体制机制,促进要素流通,引导产业合理分工与深度协作,构建了较完善的大湾区供应链促进体系:一是大湾区内基础设施“硬联通”高效便捷,二是规则标准“软联通”持续深化,三是粤港澳立足禀赋优势推动供应链优化升级,四是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双轮驱动”效果显著,五是金融服务“精准赋能”质效提升。
《报告》从微观和中观两个角度揭示了大湾区供应链促进体系为国际工商界带来的创新机遇、合作机遇。从微观层面看,大湾区供应链促进体系激发链上企业创新活力,为企业带来基础研究实力跃升、成果加速转化以及技术与产品迭代升级等机遇。从中观层面看,大湾区供应链促进体系为更广泛的产业合作开辟新空间,推动粤港澳产供链深度融合发展,带动与周边省份产业协同升级,并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进一步拓展与其他国家合作的新机遇。
《报告》对完善现有大湾区供应链促进体系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快推动物流、金融、新型基础设施智慧化转型,支撑供应链高效畅通;二是制定协同共进的供应链政策,强化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三是营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发展环境,放大创新要素聚合效应;四是完善普惠安全的金融服务体系,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转。
《报告》附录部分包含大湾区智能汽车、创新药两个新兴产业的供应链图谱,为中外企业了解大湾区最新产业政策、行业趋势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