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院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举办《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国际贡献》研究报告发布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院院长赵萍出席并围绕“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发表致辞。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波,约旦驻华大使胡萨姆·侯赛尼,孟加拉驻华大使纳兹穆尔,智利驻华使馆临时代办万岚苏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赵萍院长认为,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紧迫议题,是当前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各国合作与交流的关键领域。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促进了全球技术进步,提升了资源分配效率,创造了未来经济新增量,为全球经济复苏、绿色低碳转型做出了巨大贡献。
赵萍院长指出,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充分发挥高水平研究智库“智囊团”作用,聚焦国际热点问题,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国际贡献》报告,从推动全球绿色转型、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产业合作、助力全球新能源技术迭代与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四方面论述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全球贡献,是对“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的有力驳斥,有利于进一步坚定中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在新能源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决心,促进新能源产业全球供应链稳定运行。
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院赵萍院长
陈波院长认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推动全球绿色转型,两者都离不开新能源产业国际合作的关键支撑。开放型世界经济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新能源产业国际合作的基础条件。面对当前美国滥施关税给多边贸易体制、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稳定性和全球绿色发展带来的新挑战,迫切需要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始终坚持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各国带来新机遇,始终坚定维护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报告主要阐述中国新能源产业为世界能源转型、全球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做出的贡献,阐明中国新能源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发展的事实,旨在客观呈现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国际贡献,倡导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陈波院长
萨姆·侯赛尼指出,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成功经验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绿色发展的典范,对全球能源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约战略伙伴关系引领下,双方正稳步加强包括太阳能、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合作,对约旦2030年实现其能源转型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当今世界正处于十字路口,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键,需要进一步加强中约各领域合作。
约旦驻华大使胡萨姆·侯赛尼
纳兹穆尔表示,新能源产业是中国实现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了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为全球南方国家树立了榜样。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阶段,孟加拉愿与中国进一步加强包括新能源在内的各领域合作,造福两国人民。
孟加拉国驻华大使纳兹穆尔
万岚苏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对全球影响加强,中国新能源产业推动了全球绿色转型。中智在清洁能源、关键矿产、能源科技等方面合作成果丰硕,为公正的能源转型提供了范例。现在面临的气候危机是需要各国要搭建起合作桥梁,而不是贸易壁垒。
智利驻华使馆临时代办万岚苏
来自2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驻华使节、外交官和代表,中方专家学者、媒体等共60余人参加活动。